close

相關圖片

(轉載自親子天下)

看待高中生出國留學數大增,交通大學校長張懋中認為,海島小國的人才散佈在全世界才正常,該問的是,我們的教育與教養有沒有給孩子裝備自己的能力,讓孩子有能力在世界各地生存?

作者:陳珮雯

談出國留學的影響,交通大學校長張懋中很有代表性,他早年赴美,36年來都在美國大學教書,兩年前回台擔任交大校長。對這波的高中生出國留學潮,他樂觀以對,呼籲台灣要對人才有信心,也對父母喊話,不要太照顧孩子,以免孩子失去了生存的危機感而不思進步。以下是他接受《親子天下》專訪的內容:

現在大家在談很多台灣高中生去中國念大學,我的觀察是:其實,去美國的也愈來愈多,社會氣氛很悲觀,覺得人才外流。但在我看來,學生和家長本來就有不同的屬性,這一波出國念高中的現象只是反應了有一群學生和家長,更渴望和國際連結,代表了受教者對所受教育的一種不同的看法。

不過,出國念大學的學生快速增加,的確給台灣高教壓力,而台灣高教的國際化始終是個問題,教育部花了很多心力在做,卻沒看到成效,背後有很多的因素,我想先從學生學習面來看。

中小學考試太多,不利孩子適性發展

用全英語授課是高教國際化的必然,但是這麼多年在交大做不起來,教授視全英語授課為犧牲,因為學生會抗拒。學校希望教授的教學有好的成績,一旦用全英語授課,學生對其評價就低,覺得聽不懂,那教授的教學績效就不好,沒有教授會想用全英語教學。

世界一流的大學都是用全英語授課,我們學校的學生卻很排斥,現在連教科書都不讀原文,用的是中譯本。這也反應了台灣教育的取向,從最早期講國際化,後來強調在地化的結果。

人才的國際流動已成趨勢,全世界的大學都在找優秀學生,但頂尖大學不缺會念書的學生,我們要不一樣的學生。以哈佛、史丹佛大學為例,他們在乎的是學生的未來能否成功,並對學校有所貢獻。國際上的一流大學,哪個沒有好校友?

而台灣現在中小學的教育方式讓我有些憂心,考試真的太多了,沒有時間讓孩子去探索和發展自己。還有學習內容過於簡單,用餵食來比喻,就是把消化過的食物餵給孩子,例如數學,發明了很多口訣,背起來就好,學生不需要自己努力思考,這樣的教育教不出獨立思考性,到了大學,數學的學習變得很困難。雖然全世界學生的數學力都在下降,可是台灣學生下降得特別快。這反應了台灣中小學教給孩子的學習太缺乏挑戰性。

孩子準備好面對激烈的國際化競爭嗎?

看待這波出國念大學人數增加的現象,我認為不需要悲觀,就算不回來也不見得不好,可以想成是國力的延伸。台灣是個海島小國,這是現實,我們要接受,但我們可以看同樣是小國的荷蘭和以色列,他們的國民散佈在全世界,並不是在國內過舒適的日子。面對海島小國的現實,該問的是,我們的孩子有能力在全球各地生存嗎?

在外國不論是求學還是工作,是一場沒有奧援的爭戰,有這經歷,那才是真正打過仗的人才。也不需要擔心人才不會回來,我那個年代,政府鼓勵知識份子去美國留學,還有句「藏才於美」,人才去美國淬練一下,學習人家的知識和經驗,台灣有需要時,就能回國貢獻。現在則是藏才於世界各地。

我自己是在台灣念完博士才去美國,因為一直捨不得離開台灣,後來在美國待了36年,我還是回來了,在美國我看到當地大學如何選才和經營,我覺得我應該回來對母校有貢獻。我要說的是,要對人保持信心,人才在外地打仗,一定會心念故鄉,一定會回來,只是時間早晚而已。

孩子過太好容易不思進步

回頭來看台灣孩子面對當前激烈的全球化競爭,我很憂心,主要是台灣的父母太保護孩子了,把孩子照顧得太周到,也剝奪讓孩子發展自己的機會。交大開學時,有新生媽媽來學校宿舍,跪在地板幫孩子擦地、整理房間。我覺得太舒適的生活,會讓小孩缺乏改變的動機,沒有生存的危機感,就不容易進步。

父母應該要教孩子裝備自己的能力,我用畫布來比喻,現在的父母是依自己的意思把孩子的畫布畫滿,孩子根本沒空間畫他自己想畫的,這很嚴重,會讓孩子無法長成他自己,結果就是無法成為人才,整個社會沒有生產力和創新力,經濟和薪資停滯。

台灣現在已經看到這樣的結果了,人才的國際競爭已不可擋,我想對現在中小學孩子的父母說,教孩子如何自立、有能力發展和裝備自己是最重要的事。(完)


 

 

談到中學生出走潮,也許可能會有不少聲音「崇洋媚外」、「喝過洋墨水不一定比較好」...等等反面的聲音。

過去的年代,也許在臺灣社會當中,有這樣的迷思。既然現在教育已經展開「翻轉教室」、「翻轉腦袋」了,是不是現在這個社會,也該「翻轉一下舊有思維」?

現今這個年代,培訓自己成為具有國際觀的人,是很重要的,就如同上文提到的『海島國家的人,走出去是必然的』,問題是在觀念和心態上,是否跟得上潮流?

如果現在還抱持著「崇洋媚外」、「喝洋墨水」比較好的心態出國,這樣的人也許出了國,收穫會是最少的。

我們要探討的問題是:

1. 要國際化、要國際觀,真的只能靠出國了嗎?

臺灣的教育準備好了嗎?準備好提供給學生一個具有國際觀的人才培訓,不只是知識,還有資源,都準備好了嗎?而國外的高等教育跟臺灣的高等教育到底落差在哪裡?大家會笑說:臺灣的大學就是university(由你玩四年),但真正出國唸大學的臺灣小留學生們,恐怕笑不出來!因為國外的大學教育,既自由開放、又同時壓力很大,就至少我們出國的學生們,給我們的feedback都是唸得很辛苦,要很拼,才有辦法跟來自世界各地的學霸們競爭。為何國外大學可以做到給你自由開放的同時,卻又能夠讓學生自動自發的努力課業?國外大學強調的是培養學生critical thinking(批判性思維),我總是認為,在臺灣留學生上,希望加上independent & critical thinking。但台灣的大學大部分似乎沒有這樣,有了足夠自由的校風,卻少了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。

高等教育(Higher Education)顧名思義,就是必須跟基礎教育(Basic Education)做區隔,如果將高等教育搞得像全民教育的情況之下,真的是人人有飯吃、人人有錢領嗎?

 

2. 出國留學的留學生們,是否願意回臺灣貢獻所長?

某部份的人可能會因為「崇洋媚外」,認為臺灣什麼都爛,所以一去不復返,說什麼也不願意回臺灣。那為什麼許多國家的海外留學生,他們在海外受教育之後,仍願意回自己的國家付出貢獻?這牽涉到的議題非常之廣,牽涉到他們自身的identity(國家認同)、職場環境和政策等等,也許我們都談論不完,也談不出什麼結果跟道理。但我們總不能期待每個國民都必須要有十足的國家認同感、或是要求他們要學習烏鴉反哺的道理... 國家認同感也不是只靠口號,也要從教育、實質上的政策作為,帶給人民信心和信任,不是嗎?所以為什麼臺灣社會不去思考出了什麼問題,不只是造成留學出走潮,過去的科技人才出走潮、現代的教授出走潮... 臺灣,準備好了嗎?

 

3. 家庭教育,出國真能訓練獨立嗎?

答案大部份是正向的。但相信這麼多學生出國,其實也有不少例子是失敗收場,黯淡回國。原因大部分都是因為國外課業壓力大,海外生活適應不良,所以無法承受,抗壓力低。現代父母的過度保護,讓孩子已經失去生存能力,更別說謀生能力。所以有些人會認為,直接丟到國外,就可以訓練獨立,但成功的有多少?都沒有失敗的嗎?

脫離家庭保護,的確可以訓練自己獨立自主、解決事情的能力,但不少學生出了國,受了誘惑,染毒走偏的有多少?教育不能只丟給學校或是靠砸錢達成,家庭教育還是根本,你沒有給孩子釣竿,他如何去釣魚?有錢人也許直接給孩子無窮盡的魚,讓他不愁吃穿,但孩子也同時失去「自造魚竿」、「釣魚技術」的能力。

因此,我覺得「脫離家庭保護,才是真打過仗的人才」重點不在身處於哪裡,而是孩子們有了釣竿了嗎?懂得學習釣魚的技術了嗎?還是知道如何自己找尋釣竿?抑或自己打造一把呢?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留學
    全站熱搜

    威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